一、腐竹加工废水特点
(一)腐竹厂废水治理设备众所周知豆制品废水 主要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压滤水、各生产工艺容器的洗涤水、地面冲洗水等,其中黄泔水CODcr高达20000mg/L-30000mg/L,泡豆水的CODcr3000ng/L-4000mg/L,地面冲洗废水及其他废水CODer相对较低。
(二)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属于间歇生产方式,排水时间较集中,水量水质不均匀,黄浆水SS高达1000-1500mg/L,厌氧条件下易在废水表面产生浮渣层;高浓度废水水温较高,较易腐败酸化,到达废水站内时,废水PH值可达到5左右;豆制品废水污染物主要是多糖、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所组成总体上可生化性较好,易于生化降解。
二、腐竹的制作过程
(一)选豆去皮
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二)泡豆
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三)磨浆甩浆
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四)煮浆滤浆
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五)提取腐竹
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油皮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设备采用的主体工艺以A/O(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为主。随着污水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与多元化需求,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也作为主体工艺运用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
腐竹厂废水治理设备采用A/O工艺作为主体工艺的设备具备降低**污染物和除磷脱氮的功能,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较简便。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再加上污泥回流,反应池内活性污泥浓度较高,因此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由于生物固体量多,当**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腐竹厂废水治理设备
MBR处理工艺对水质的适应性好,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优良、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物负荷条件下,对**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工艺简单,不必单独设立沉淀、过滤等固液分离池,占地面积少,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污泥排放量少,只有传统工艺的30%,污泥处理费用低,但一次性投资较高。
采用SBR法作为主体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的特点。该工艺不需设置污泥回流设施,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容积也小于传统连续式活性污泥法,易产生污泥膨胀的现象。通过调节运行,不仅去除COD,而且可以有效地脱氮除磷。该工艺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出水水质较稳定,适合间歇排放的污水,可由PLC自动控制系统灵活控制运行工序。但SBR法属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排水时间短,且排水时要求不搅动沉淀污泥层,因而需要专门的排水设备(滗水器),且对滗水器的要求较高。
腐竹厂废水治理设备设备工艺所需产品有:组合填料、格栅除污机、板框压滤机、三叶罗茨鼓风机、微孔曝气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