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格栅沉砂池、调节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砂滤生态池、设备间。
儿童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1、格栅沉砂池:隔除来水中的大块杂物及漂浮物,同时使来水中较大颗粒物在此沉降下来。可根据水质情况选用简易格栅或机械格栅。栅渣及沉砂定期清理,经消毒后交**统一处理。
2、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质。提升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体工艺为A/O生化工艺,内置沉淀及污泥回流系统。外壳采用机械缠绕玻璃钢罐体,为地埋式设计。设备的核心部分为生物接触氧化工段,该工段采用固定化活细胞工艺,加入外置高效曝气系统,通过好氧细胞的生命代谢作用,使水中的**物得以消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设备特别适合生活类污水的净化过程。
4. 砂滤生态池:可作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有效补充,对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该处理系统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单级表现形式。通过基质的吸附、微生物的消解以及植物的吸收等综合作用,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5. 设备间:内设两台鼓风曝气机和PLC自控设备。鼓风曝气机为一用一备,切换运行。污水处理站内所有设备均通过PLC控制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切换,并进行过流、缺相、过压、欠压等故障的自动保护。
二、使用范围及可处理水质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适用于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住宅小区、村庄、集镇;车站、飞机场、海港码头、船舶;工厂、矿山、旅游点、风景区;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污水。
1. 处理范围广:可处理生活污水及其类似的**污水。
2. 处理工艺先进:该工艺较国内同类工艺的污染物的降解率提高了20%~30%左右,可保证工程处理效果的稳定达标。
3. 抗压强度高:设备可有效的保证设备自身的承压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4. 使用寿命长:采用圆筒型全玻璃钢结构,具有抗压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等优良特性,主体结构使用寿命是传统A3钢板、碳钢的5倍以上。
三、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有关设计原始资料;
2、*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56-2003)一级标准;
4、《广东省地方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
7、排水工程设计手册;
8、给水排水工程概算及经济评价手册。
3、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1)格栅池
本工艺设格栅池一座,为钢砼结构,地下式。进水口装有粗细格栅,用于去除较大颗粒状悬浮物。
设计流量:Q=1.0m3/h;
外形尺寸:0.4×0.4×0.5m,有效水深He=0.3m;
内设格栅两道,栅条间隙b1=20mm 和 b2=10mm;
(2)调节池(地下式钢筋砼)
设计流量:Q=1.0m3/h;
水力停留时间HRT=5h, 有效容积Ve=5.0m3
外形尺寸:1.5×1.2×3m, 有效水深He=2.5m;
内设提升泵:
污水提升泵型号为CP(T)1.5-15型,2台(1备1用);
Q=2m3/h, H=10m, N=1.1kw。
(3)一体化处理设备
一体化处理设备是集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曝气风机、污泥沉淀、污泥消化、污泥回流、出水杀菌消毒于一体的钢结构处理设备,结构紧凑,安装容易,操作方便。
一体化处理设备的主要构成单元的技术参数如下:
a.厌氧池
设计流量:Q=1.0m3/h;
水力停留时间HRT=6h, 有效容积Ve=6m3
外形尺寸:1.5×1.2×4.5m, 有效水深He=4.0m;
b.生物接触氧化池
内设微孔曝气装置
设计流量:Q=1m3/h;
水力停留时间HRT=6h, 有效容积Ve=6m3
外形尺寸:1.5×1.2×4.5m, 有效水深He=4.0m;;
填充弹性填料,填料体积VT=4m3,填料层高度h=3.0m;填料负荷FW=1.0kgBOD5/m3
采用罗茨风机进行曝气,
罗茨风机型号为SSR-50型,二台(1备1用),
供气量10m3/h(4.5m水深),电机功率2.2kw,
c. 沉淀池
设计流量:Q=1.0 m3/h;
表面负荷q=0.9m3/(m2.h),停留时间为2h;
外形尺寸:1.5×1.0×2.5m,
内设斜管蜂窝填料,2m2
配置污泥泵
污泥提升泵型号为T1.0.型,1台;
Q=2 m3/h, H=10m, N=1.1kw。
d. 消化池(地上式钢结构)
外形尺寸:1×1×1.5m。
e. 消毒池(地上式钢结构)
停留时间:1h
外形尺寸:1×1×1.5m。
4、电气及自动化控制
⑴设计依据
①工艺专业提供的电气设计要求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电气设计资料。
②《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③《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④《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
⑤《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⑵、设计范围
① 污水处理站的动力配电、照明配电。
②自动控制系统。
⑶供电设计
①供电电源为380V、50Hz,由建设单位低压配电所引至污水处理站配电柜,负荷等级为三级。
②污水处理站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单线配电为三线制。
⑷动力配电及电缆敷设
①污水处理站设配电柜,分别给各动力设备供电。
②电力电缆选用VV型,控制电缆选用KVV型,经电缆沟或穿管敷设,需直埋的电力电缆或控制电缆用VV22或VVP型。
⑸照明配电
由配电柜提供~220V电源作室内外照明电源,用BVV电线经难燃塑料线槽沿墙明敷。
⑹接地与防雷
①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体,或安装人工接地较,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②建筑物用避雷带和短避雷计作防雷保护。
⑺控制系统
集水池设液位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提升泵的开停。
儿童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5、环境保护措施
污水处理站本身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项目,但它作为一个项目,也要有“三废”排放,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该废水处理站位于生活小区内,对小区环境、员工的工作、生活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不应受到忽视。为此本工程设计中采用了以下重要措施:
⑴气味
污水处理站内由于有需要敞开工作的构筑物,因此污水、污泥气味散发也是无法避免的。本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置了安装Gelor-System专业除臭装置解决污水站臭味的影响。
(2)噪音
污水站内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为曝气风机。本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配置了专门的风机消音、隔音及减振装置,使机外1米处噪音测试指标小于75分贝。
(3)站内排水
站内生产废水的排放均通过站内污水沟渠系统收集并接入调节池,用排污泵抽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4)固体废弃物
站内格栅及污泥池均有固体废弃物产生,对此在运行管理中应按要求堆放,外运时采用半封闭自卸**车辆,运送到*区域处置。
(5)事故排放
污水系统一旦发生停电和重大故障时均需进行事故排放,事故排放主要是通过设置于溢流井上的溢流渠直接排放来实现的。这种短时污染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的,但要减少其发生机会则主要是通过设计中提高处理系统的保证率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为此本设计中对管道衔接切换,电源回路及设备备用方面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使事故发生的机率尽可能降低。